返回首页

焦点访谈20150707 历史 民族的记忆

焦点访谈时间:2015-07-07来源:央视网

07月07日焦点访谈 历史 民族的记忆视频

今天,7月7日,一个特别的日子。1937年的今天,北京卢沟桥响起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枪声。78年后的今天,《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隆重开幕,地点就在卢沟桥附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个展览,纪录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7月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68岁的向里南老人隔着展馆玻璃仔细端详着一封信,这是她父亲王孝慈在抗战时期写给家人的信,几年前向里南把这封信捐给了抗战馆。睹物思人,再次看到这封信,她不禁又怀念起自己的家人和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王孝慈,原名向宗仁,1905年生于陕西渭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奔赴山西参加抗战,率领阳泉矿工抗日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7年10月,王孝慈给他的五弟向宗圣写了这封信,鼓励他走出家乡奔赴抗日前线。

在艰苦的革命生涯中,王孝慈曾经3次被捕,经历过多次死里逃生,尽管这样,他仍然鼓励自己的亲人投身革命。在兄长的感召下,王孝慈的五弟向宗圣于1938年底离开家乡,奔赴抗战前线,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5月23日,向宗圣在山西忻县兰村与日寇的激战中被炮火击中,不幸牺牲。王孝慈于1992年因病去世,这封信是在他去世以后被发现的。2009年,家属把它捐给了抗战馆。

展览中有一把百团大战期间缴获的日军军刀,当年,彭德怀为了奖励出色的后勤补给工作,将这把刀奖励给了当时的八路军供给部部长周玉成。周玉成的儿子周东生说:“作为我们子女来说觉得这些东西,它见证了一个历史的过程,应该把它捐到博物馆,我觉得对它自身的价值,对社会的意义还是非常好的。”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其中还有很多文物来自于国民党抗日将士家属的捐赠。在6700平方米的展厅内,共汇集了1170张照片,2834件文物,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华民族14年抗战的光辉历史,其中很多照片和文物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周保中的女儿周伟介绍:“这个照片太珍贵了,它记载了一个历史,当时我爸爸是旅长,坐在中间,这个是李兆麟将军,中间是我母亲,那个时候是四营的副营长。”

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展览周有他曾经用过的皮箱、望远镜、笔记本、枪改锥等物品,这些物品曾经伴随周保中穿越无数枪林弹雨。

除了照片和文物的展出,这次展览充分利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营造当时的战争环境。一个展厅中,大雪纷飞的场景,挺拔的白桦林,很容易让人回到东北抗日联军那段抗战历史。周伟告诉记者:“东北地区那个时候有8个多月的冬天,好多人说今天自己的战友活着,睡一觉就有好多战友被冻死被饿死。拿着武器,有时候手的皮就巴在了武器上,冻住了。他们能超越生存极限,在那种环境下坚持抗日斗争。”

照片和文物把我们带回了过去的岁月,同时展览还吸收了近十年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介绍:“我们在展览当中明确提出,中国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明确提出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明确提出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不仅是对英雄们最好的怀念,也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铭记。

重温那段历史,是为了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如今,在民族复兴的新征途上,同样需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奋进。

相关阅读
返回首页 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