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焦点访谈 20150626 集约用地出效益

焦点访谈时间:2015-06-26来源:央视网

每年的6月25号是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将全国土地日主题定位为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要发展,人口在增加,城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很多城市可利用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有限,土地 资源紧缺。那么,怎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才能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最大的效益呢?

深圳市南山区一个正在施工建设的项目,工地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项目完工后这里将展示出一片新的景象。然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这么大片面积的土地用来开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呢?是不是要花很大的价钱才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开发?

据了解,大冲村是高新区内最大的一个城中村,占地47万平方米。改造前这里虽然居住着1000户原村民、300多户非村民、约7万多人,但公共 配套设施的总建筑面积不足2900平方米,周边没有幼儿园和九年制学校,没有文化中心和邮局等配套设施,生活很不方便,居住环境也是脏乱差。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处市中心的大冲村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难题。一方面,土地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严重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更 好利用现有土地使其增值,使该地区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不仅是摆在南山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各地政府在面对旧改时的困境。那么,要改善居民生活环 境,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业升级,改善人均含量,怎样用极少的空间解决更多的增量这一问题,传统的城中村改造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深圳,这样一个土地资源非常奇缺的城市,面对高新园区需要解决人才住房、产业发展空间、商业配套设施、村民生活环境改善等诸多问题的情形,他们在综合利用旧改土地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城市更新,最大限度节约土地来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一并解决。

就这样,在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下当地政府把“城中村”这样一个烫手山芋,变成了香饽饽。只用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就解决了原村民的回迁,还改善了市 政环境。相当于多出来三分之二土地,然后再用其中三分之一土地做公共设施,规划新增一批旧改前缺失的基础公共配套设施,如居住小区文化室、邮政支局及变电 站等,大幅提高片区内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及舒适度。

据了解,改造后政府用18万平方米的土地使得公共配套设施的总建筑面积扩大了21倍,达到64500平方米,扩容面积相当于9个国际标准足球场。而针对以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投入问题,当地政府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很好地鼓励了开发商的积极性。

占地13万平方米的回迁住宅,经过集约化的建设,给大冲村民和集体还迁的总建筑面积达到约110万平方米。改造还未完成,村集体的厂房租金也将由改造前的每年6000万元增值到5.4亿元,村民的预期收入已经有了大幅提高。

节约开发,综合规划,集约利用,是大冲改造项目遵循的原则,虽然商业开发项目还未完全投入使用,但它的社会效益却已初显。根据规划建设的预期和 测算,大冲改造项目完工后,仅一个商场和高端写字楼,预计在税收方面为当地政府带来约13亿元的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商户的入驻和企业的进驻,将直接或间 接带动就业人口增长约4.3万人。

“大冲旧改”在政府引导下,利益各方实现共赢,皆大欢喜。那么,这种改造模式在旧工厂和废弃地的再利用中,能否取得同样的效果呢?

地处福田区莲花山与笔架山之间的电视机彩管厂,早在2007年就已停产,随之该厂12万平方米的企业用地也就荒废在那里,随着产业升级,福田区 把这块土地纳入了改造范围。面对政府提出的升级改造要求,开发企业提出了一个“产城融合”的理念,一方面将该工业区打造成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部聚集基地及 “创客”孵化基地,一方面在规划中融入了全部的城市功能,既解决了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又可吸引市民来到这里,休闲、娱乐、购物等。

如果说南山“城中村”改造和福田的“产城融合”还仅仅是一个预期的美好愿景,那么,由坂田街道岗头社区的城中村改造而成的新兴智慧产业园区一期的投入使用,不仅吸引了华为这样的跨国企业入驻,还吸引了一大批上市公司和即将上市的企业入驻。

天安岗头城市更新项目利用作为华为产业辐射核心腹地的地位优势,打造7座产业研发大厦通过云平台紧密相连,企业家、科技人才、产业白领可以围绕 着云平台配套公共服务空间系统开展人际交流、知识分享和城市聚会,起到了对空间的集约化利用。与此同时,通过建筑设计促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人才,人才与 人才之间的交流,打造自由、共享的智慧产城社区。

智慧产业园区是以旧工业区和城中村改造而成,建设之初,开发企业提出了“筑巢引凤,腾笼换鸟”的理念,将节约出来的四分之三土地用来解决一些重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并为整个园区提供了叫创新型产业用房。

据了解,整个项目建成后,该园区将引入3000家科技企业,8万名创新人才,预计实现年产值3000亿元,为当地政府带来的税收超过200亿 元。与旧改前老工业区一年的产值两个多亿相比,增长了1000多倍。此外,村集体又将回迁给他们的土地与开发商合作共建,其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深圳市在 “旧城”改造中,还在综合利用地下空间不断做着大胆尝试,正在修建的深圳城市高铁站就将高铁站、地铁站、汽车站、商城全部集结于地下,在地铁站规划设计时,将地面的商城、餐饮、娱乐等元素一并纳入,这些规划都有效的节约了地面空间。

除了深圳,北京车辇店胡同的立体停车场、安徽合肥滨海新区的立体城市开发、浙江嘉兴市海宁市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山东省临沂市制定 “1+16”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潍坊市高密市引导企业建立体仓库、立体厂房等各种建设中,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并不断尝 试着多种多样的节约集约用地方式。目前,国家主管部门也在进一步从模式、技术、制度和管理等方面推进探索创新,总结推广各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典型经验。

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也要转变。那种盲目求快求大,贪大求洋,粗放低效利用土地的状况,其实就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加剧城市 用地供需紧张的矛盾,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这样的发展模式要不得。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在土 地利用上,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完善制度,创新管理,让寸土发挥寸金的效益,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脚踏实地的依托。

相关阅读
返回首页 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