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焦点访谈 20150620 轮椅上的军医

焦点访谈时间:2015-06-20来源:央视网

2003年的非典虽然过去10多年了,但我们仍然不能忘记那段特殊的经历。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广大医护人员表现突出,他们不惧艰辛、舍生忘死,为人 民树起了一道保护健康的有效屏障。有的医护人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些医护人员为此落下了终身残疾。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的主治医师赵红艳就是其中 一位。按说,赵大夫是有功于人民的人,她完全有资格、有条件,去安心休养。可是,她却选择了另外的人生道路。

现在,每周六天,赵红艳都风雨无阻地坐着电动轮椅去医院坐诊。而从表面上没有病人能看出,她这个医生竟然也是个病人。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关节一科主任刘天盛介绍:“她现在的情况是由于大剂量激素应用之后出现全身多处的骨坏死,包括肩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双侧股骨头到了骨坏死四期,是最严重的一期。”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争”中,冲在第一线的赵红艳不幸染病,留下了后遗症。那一年,她刚30岁。而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带给她的还不仅仅是 坐上轮椅那么简单。刘天盛告诉记者:“她做每一个关节活动的时候都会很疼,不光是站起来,包括她行走的每一步,做任何一个关节活动的动作都会带来很剧烈的 疼痛。”

2006年,正被疾病折磨的赵红艳做了一个让身边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她要回去上班。那么,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到底是怎样给其他人看病的呢?记者跟着赵红艳,拍下了她的一天。

早上7:30,离医院的门诊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赵红艳的消化内科诊室门口已经挤满了病人。他们中有些老病号知道,赵医生每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到了就会马上给大家看病。

记者注意到,来找赵红艳的不少患者都爱把自己的病情往重了想,思想负担很重,一些更年期胃肠综合征患者更是容易精神焦虑抑郁。不过,赵红艳总有本事几句话就把他们逗乐。

看病得有医术,讲话得有艺术,这是赵红艳的心得。别看她现在和患者沟通很轻松,私下里可是认真看过心理学的书,还跟心理科的同事取过经呢。

上午10:30,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记者发现,一直在说话的赵红艳却连一口水都没喝。问了护士才知道,原来她是因为身体原因,上厕所不方 便,怕耽误给大家看病的时间。除非疼得受不了要吃药,她几乎就不会喝水。可即使这样,患者看到的赵红艳却一直是大嗓门儿,精神头儿十足。

中午12:30,别的诊室早已下班,赵红艳也终于看完了她上午的最后一个病人。为了让患者少跑一趟,这些年,她习惯了要等所有病人都做完检查给她看过了才下班,最晚的一次甚至等到了13:30。

一上午坐了5个小时没动地方,赵红艳终于可以休息一下,记者也终于有时间可以问问她的感受。赵红艳说:“真是腰酸背疼,也劳累,中午哪怕让我眯5分钟我下午可能能过来,如果中午我要眯不了5分钟,下午好像就那种濒死的状态。”

上午这样强度的工作,下午还会继续,日复一日,平均每天接诊100多名患者,最多会达到200人。记者拍摄的这天下起了雨,赵红艳的疼痛也比平时更重了。这么多年,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一步步走下来的呢?

赵红艳说:“比如给病人看好了,病人说哎呀赵大夫,你给我看好了,谢谢你了,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种比什么都大的鼓舞,就觉得我还不是一个废人,我还有用,可能人失去了以后,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可能更强烈。”

这些年,有不少患者跟赵红艳都成了朋友。有个人岳母半夜突发急病打电话给她,她马上赶到医院帮着联系救治。患者钱没带够,她自己取出1万元先给垫上。有个80岁的忘年交出门旅游还会想着给她找治骨疼的偏方。

赵红艳的病被形容为“不死的癌症”,目前还很难治愈,她只能隔段时间就去做一次针刀治疗,来尽量缓解疼痛。虽说每天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少疼一点,但她却并不打算停止工作,她只想把脆弱留给自己,把希望带给更多的患者。

身体有残疾、年纪不饶人,可是赵红艳对生活的态度、对使命的态度,仍然矢志不渝。她是白衣天使,也是革命军人,在她身上体现着“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着“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看到她的故事,就会让人想起 那首永远不老的老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相关阅读
返回首页 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