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焦点访谈》20150520 一片湖区 两重天地

焦点访谈时间:2015-05-20来源:央视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可一点都不夸张。现在,谁家门口要是有一片湖光山色,那不仅能享有千金难买的高品质生活,更会由此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像安徽的焦岗湖,就是这样一片难得的湖水,它位于淮南和阜阳的交界之处。按说,这两个地方应该共同利用好这份资源吧,可是记者最近到毛集颍上走了一趟,看 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情景。

  有着6万亩水面的焦岗湖是淮河流域的天然淡水湖泊,号称“淮河大湿地,华东白洋淀”。它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的毛集实验区和阜阳市颍上县的鲁口镇之 间,湖北岸的毛集实验区依托焦岗湖开发了旅游景区。这里碧波荡漾,水草丰美,夏天的时候芦苇摇曳、荷花飘香,还有各种野生鸟类在这里栖息。但是,在湖南岸 的颍上县鲁口镇,靠近湖堤的却不是湖,而是大片的麦田。

  村民介绍说,鲁口镇辖区的焦岗湖原本是镇里承包给个人养鱼的,前些年湖区生态还不错,有很多水鸟和芦苇。但是近几年很多承包户把湖围垦造了田。 这么大面积,是怎么围出来的呢?颍上县鲁口镇王楼村一位承包户说,他承包了400亩水面,花了六、七十万块钱围堤、修排灌站,把湖变成了田。而400亩在 承包户当中还算少的。

  难道颍上县辖区内10000多亩的焦岗湖水面都被围湖造田了吗?记者坐着摩托车由东向西,沿着鲁口镇焦岗湖大堤一直走了五、六公里,从朱台村经 过何台村、李窝村、鲁口社区一直到最西边的王楼村,除了每个村用于防洪排水的泵站所在的位置有几条排水沟之外,再也看不到大面积的水面,眼睛能看到的地 方,都是小麦。

  在老一辈村民的记忆里,焦岗湖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很漂亮,到冬天还有大雁、鸭子、天鹅。

  如今,像这样漂亮的景象只能在湖北岸的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才能看到,而焦岗湖南岸的颍上县鲁口镇,只能看到大片的麦田。电线杆顺着围湖造田的堤坝一直延伸,变压器和排水设施也一应俱全。从焦岗湖大堤往北将近1公里左右才终于看到了水面,看到了焦岗湖。

  据了解,焦岗湖由来自颖上等地的18条河流汇集而成,水面面积6万亩,1992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协调下,明确了阜阳和淮南在焦岗湖的行政区 划,阜阳占23.2%,淮南占76.8%。当时的阜阳地区颍上县在鲁口镇成立了焦岗湖实业开发总公司,将1万多亩水面对外发包,进行围网养鱼。

  刚开始,湖两岸对同一片焦岗湖的开发利用似乎没什么不一样,都是围网养鱼。但是,从2005年开始,毛集实验区对辖区内的4万多亩湖水有了新的 想法。淮南市毛集综合实验区焦岗湖景区管理处湿地办公室主任李国峰介绍:“2005年我们申报了国家3A级景区,然后从2009年,也就是湿地公园建设的 那一年,同时申报了国家4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都是在2009年申报的,开始搞旅游。”

  搞旅游得有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毛集实验区开始拆除湖面上的围网,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2009年,毛集综合实验区开始退网还湖、恢复生态;而就在这个时间前后不久,湖对岸的颍上县鲁口镇却开始围湖造田。原因是当地水产品价格下降,再加上焦岗湖水位变化,一部分养殖户收益受到影响,于是将靠近湖堤的浅水滩涂围垦种小麦。而小麦的收益比水面养殖更加稳定。

  由于围湖造田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 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导致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等多种危害,《水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禁止围湖造地。村民说,围湖造田之前的焦岗湖,夏天水深有3 米,现在打上坝,把水抽掉了。也就是说,现在焦岗湖的蓄水功能已经大打折扣,势必影响防洪安全;种小麦会打农药、施化肥,对土壤和紧邻麦田的水面生态也会 造成污染。

  实际上,安徽省水利厅在2014针对焦岗湖的围湖造田现象曾经下发过一个通知,“坚决杜绝新的围湖造田行为,对湖内围湖造田行为登记造册,制定清除计划和行动方案”。那么,焦岗湖的行政主管部门——颍上县水务局是怎么监管的,有没有采取过什么措施呢?

  颍上县水务局承认在监管方面有不足,但认为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原因在鲁口镇,因为焦岗湖是鲁口镇发包出去的,承包费也是镇里在收,既然受益,就 应该加强管理。镇里又是什么态度呢?鲁口镇镇长高振乾在和湖区周边的部分村民代表的一次座谈会上,有过明确的表态,政府绝对不会支持纵容做这个事儿。

  问题是,既然知道围湖造田违法,为什么不制止呢?颍上县焦岗湖实业开发总公司原副经理王林新说:“我们不是没有制止,我带人砸过机子,也罚过款,我们感觉到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就是群众在湖里种田,但是我们力度不够。”

  一个说监管不足,一个说力度不够,结果是围垦现象愈演愈烈。就连围湖造田的面积到底有多少,都没人能说清楚。

  为了证明焦岗湖不仅有小麦田,还是有水面的,颍上县鲁口镇镇长高振乾主动提出带记者去看一片水面,说是一个光伏结合养殖的项目。可是当记者跟随 他经过了一大片麦田之后,发现,这个光伏结合养殖的项目所在地种的还是小麦。高镇长说:“这个地已经交给人家了,这肯定又是偷着种的,就这个情况。我跟你 这样讲,确实是暂时偷着种的,今天不来我都不知道。”

  现有的围垦没有清除,刚刚招商引资的水上项目又变成了田,看来,围湖造田在鲁口镇基本上已经失控了。面对这种失控局面鲁口镇政府又是怎么做的 呢?在镇长担任法人代表的焦岗湖实业开发总公司与承包户于2013年签订的最新一轮承包合同当中,焦岗湖水面被分成了浅水面和养殖水面。浅水面一年承包费 是150元,养殖水面承包费是100元。

  合同当中有这样的条款:“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围湖造田,改变水面用途”,可是镇政府明知靠堤坝的浅水面已经被承包户围湖造田,不仅视而不见、续 签合同,还抬高了小麦田的承包价格,从承包户围湖造田的违法所得利益当中分一杯羹。《2011年度焦岗湖水面承包费征收情况》显示,在2011年至 2014年的第六轮承包当中,13295亩的水面,被承包给了31个人;镇政府每年实际收取承包费93万多元。2014年的第七轮承包费用涨到每年140 万元左右。这些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呢?

  颍上县鲁口镇党委书记林继峰说:“这些钱用于焦岗湖坝堤的开发,水渠的建设,杂草的捞这些费用,都是通过公家账,一笔一笔清楚得很,这个没有问题。”但会计不在,账看不到,这些钱的去向也没办法核实了。

  湖区周边的村民没有从焦岗湖这份集体资产当中得到什么好处,镇里和一小部分围湖造田的承包户获得了收益,但与被破坏的湖区生态环境相比,实在是 得不偿失。而焦岗湖北岸的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不仅恢复和保护了生态,而且,依托良好的湖区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经济收入也很可观。焦岗湖景区管理处湿地办 公室主任李国峰介绍:“通过这几年实践,我们真正搞生态旅游,生态保护,反而游客在逐渐增加,2014年旅游接待人数是达到62万人次,在2013年是 50万人次,现在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14年达到2000万。”

  其实过去,毛集颍上都搞过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但是现在不同了。湖这边顺应发展潮流、把握战略机遇,讲清理,算清账,就说服群众、带领群众走上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另一边呢?不仅没有迎接变革的敏感和努力,甚至面对国法政令也无动于衷、阳奉阴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是某些干部的观念落 后、懒政、怠政,还是存在特殊利益的羁绊?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相信,如果再不迎头赶上,随着生态文明战略不断推进,这种差距还会越来越大。看着人家的日子 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落后地区的群众,能甘心吗?肩负责任的干部,能安心吗?

相关阅读
返回首页 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
Top